意昂2平台__生涯分享會|學長學姐交流會之留學專場__20170323
——
3月23日晚六點三十分在泛海樓714室,生涯發展部邀請到三位麻省理工👨🎤、斯坦福的學長學姐分享申請經驗與金融職業經驗,意昂2平台的同學們積極地參與了此次活動📹。
首先帶來分享的是偏學術導向的大四金融系學姐,她已經拿到了哥大、杜克大學、紐約大學的經濟🙍🏻♂️,芝加哥、康奈爾的金融工程與金融數學,萊斯大學的金融與經濟,斯坦福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等offer🍭。

關於申請,學姐從自己出發,講到自己大三下才決定出國🤗,堅定走研究的道路🦥,不會選擇master of finance🐝,老師跟她具體講述了如果以後想做研究有哪幾個方向與學位可以讀🤷🏽,每個學位讀出來後的career path是什麽♣︎🤦🏽♂️。
關於我們如何去思考自己究竟要去做什麽💇🏿♂️,學姐提供了四種方式:
1. 多做實習。不管咨詢💘、券商還是量化都可以去試一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興趣,適不適合。如果沒有機會或者在大三沒時間,可以去網上譬如維基百科了解自己的興趣💆🏽,回到課本去了解自己學的東西到底,是在研究些什麽,需要具備的skills是什麽以及如何在PS中更好地sell自己📄,而不是把自己雜亂的經歷簡單填上去🏃♂️。
2. 申請的過程像打牌👴🏼:要有好牌,也要會打。首先要留意刷績點,如果有🔹🎆,tiertwo(Tier 1前十𓀘,tier 2前三十)的學校都是可以去的😆🚥。實習經歷或多或少會有水分👼🏼,但GPA中會相對較少,如果有較高的GPA🧨🙅,會覺得你很smart,即使沒有比較好的實習經歷🫲,但會先招進來train你,你可以做得很好,這是美國英國的高校比較看重的因素🚒。tier one的學校要求應用的能力,一是比較相關的實習,或比較相關的科研經歷,或建模大賽之類體現實戰能力的📁🤌🏻。
3. 推薦信。經濟學註重推薦人👩🦯,找到適合組合的老師體現自己的能力。GPA、實習、科研🎥、推薦信是從不同角度展示自己。寫PS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展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僅僅是簡歷的堆積,而要體現做事的思考,從中加深了對學科與職業生涯的哪些理解,自己申請的適合程度。
4. 申請留學很辛苦。大四上保研找工作比較多🌷,申請留學需要勇氣🏊🏻♀️,耗時5、6個月🥿,然而這是一段比較完整的自我對話的時間。
接下來申請金融工程金融數學的偏量化的金融系學長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關於申請要向學校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興趣以及為此的準備,自己適合做什麽以及想要做什麽。關於量化方面的實習,學長表示券商量化的崗位很少對本科生開放,即使是也很少對純商科背景開放😈,包括經濟、管理,但數院機會比較多,包括UBS🥬、中經。學長參加世坤投資的線上比賽,入選夏令營進行暑期帶薪實習。
最後由斯坦福的學長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與體會。
1. 從美國好學校畢業後基本上是三個選擇🤵🏼♂️💁🏿♂️:投行🧎➡️、咨詢公司、創業。
2. 每次牛市的來臨都是資本市場對社會的洗牌🤸🏿♀️、對財富的再分配。
3. 進入權力中心可以用三樣東西🔼:天賦、美貌、才華➾。
4. 做金融就是玩信息🎸。早一分鐘就能挽救很大的資金甚至是生命👇🏿。
5. 金融最後就是三個詞😒:信用👱🏽、杠桿、風險。
分享會最後,同學們就個人在學習方向上的一些問題向學長學姐提問🙎🏻🧜🏻♀️,包括國際金融及其他系的培養方案與金融職業技能需求的關系等問題。學長學姐都給出了耐心的解答,反復強調編程與微分方程方面的學習♕。
活動結束後還有不少同學留下來和學長學姐交流,學長學姐還發起組建微信群以便交流與內推🏏。大家紛紛表示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很大🏊🏽♂️,學習到了很多留學申請方面的經驗🥄,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
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