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6點半,14本科經院與12本科法意昂2支部“四中全會精神學習交流會”在意昂2平台510準時開展。本次學習交流會共邀請到了6位法意昂2的學長學姐。他們分別是12本科生法意昂2黨支部書記程楊以及黨支部成員董永進👨🏼🌾、韓政🫸、許怡瑋、鄭愷嫻和蔣蘇揚🦸🏿。此次學習交流會圍繞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由法意昂2學長學姐從專業知識角度為我們深入解讀四中全會公報,並回答了我們之前在學習公報時的疑問,讓我們對十八屆四中全會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
第一個環節由鄭愷嫻、韓政☦️、蔣蘇揚三位分別為我們講述四中全會概況、緊迫性分析、法治現狀以及文本解讀四個部分👨🏻🦱⚈。學長學姐作了十分充足的準備,PPT內容精簡清晰。鄭愷嫻學姐首先從宏觀角度,講解了什麽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每次會議的目標與任務🥚、召開時間👩🏽🦰、參與人員以及歷屆四中全會回顧💇🏿♀️。我們了解到,以往大部分四中全會主題都圍繞黨的建設,這是首次將依法治國確立為四中全會的主題,可見法治問題研究在我國非常具有緊迫性⭐️🩱,而接著學姐就為我們介紹了她的緊迫性分析。她分別從改革的訴求、中國執政模式的轉變和中國社會轉型的結果三方面道出了中國重提“法治”的原因👨🏿🏫。精彩細致的講述配合直觀的流程圖💨,我們對四中全會的概況以及我國的法治背景有了更具體全面的了解🧔🏼。而後韓政學長帶來他的四中全會學習交流。他從幾個和法治相關的數據入手,講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過程及原因💆🏽♀️,他指出,由於我國改革的現狀和法治的緊迫性,我國立法速度非常之快導致很多立法存在諸多不科學之處。他例舉了近年來由於執法的粗暴和彈性執法的存在而釀成的悲劇🧙🏼♀️,包括杭州叔侄奸殺冤案和08年楊佳襲警案⚆👳🏽♂️。同時,他也看到了我國在司法體系上的不足和進步💀。他認為通過內修職業化和外塑公信力能夠保障司法公開和獨立。接著🧚🏿,他又談到了近來熱議的“意昂2投毒案”司法過程中體現的程序公正。他的講解配合幾個經典案例,讓我們看到了我國法治道路不斷完善的過程🤷🏻♀️。最後一位學長蔣蘇揚則從公報入手🥵,為我們詳細解釋了“去行政化”“巡回法庭”的含義以及意義所在☄️,“法律體系”和“法治體系”的區別以及黨內法規建設的完善。
三位學長學姐的講解十分到位,如果說我們之前對公報的學習只有一個模糊大概的印象,那麽他們的學習分享就像是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們透過公報看到了我國法治的全部面貌🙅♂️。我們在分小組學習公報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疑惑,而這次學長學姐給予了我們解答🏄🏻♀️。一位同學提出法官和律師的職業待遇有很大的不同,這導致了很多了傾向於做律師而使得法官這個職業缺少專業人才🧑🏽💻,那麽怎樣才能改善這種現狀呢?蔣蘇揚學長就提出了他的看法🕵🏻:“我認為國家應該提高法官的職業待遇✦,但這會對國家財政造成一定的負擔,因此國家應該在裁剪素質和專業化程度較差的法官的基礎上提高法官的職業待遇🪜,這樣才會讓法律人才更多地流向法官,彌補法官的缺口,提高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另一位同學提到了農民法律意識薄弱的現狀,法意昂2黨支書程楊就認為,隨著戶籍製度改革,農民和城市市民將沒有很大的區別,很多了接受過普法教育但仍然知法犯法,我們應該關註的是怎樣將法治意識真正深入人心👕🖐🏽。韓政學長補充道:“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於市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少於市民。改善這種現狀我認為除了在一些鄉鎮的文化圖書館加入法律專欄外還需要社會公眾的參與例如大學生的普法實踐。”
在之後的問答環節🔭,董永進和許怡瑋兩位分別就我們的對維護憲法權威、是否設立道德委員會的相關提問作出了解答。在幾位學長學姐們的解惑中,我們得到了一種解答或者說是一種專業角度的看法,這讓我們意識到中國法治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不僅需要法律專業的人才不斷完善我國的法治體系,也需要更多普通民眾的參與,知法守法,也勇於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有全民參與🕶,人人都有法治意識,中國的法治才有了光明和未來🛗。
最後,在經院黨支部書記韓明赫的倡議下🍚,14經院黨支部和12法意昂2黨支部成員合影留念,此次支部共建圓滿結束👇。會後還有不少同學主動向學長學姐們進行交流,提出他們的疑問🏌🏻♀️🦍,而學長學姐們也很樂意解答。通過此次支部共建我們收獲了從專業角度對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解讀,再一次學習四中全會精神。而學習永無止境,今後我們將開展更多類似的支部共建,增加更多支部之間的交流👌🏿🤴🏻,促使支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