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晚,2013級世界經濟系黨小組在南區一期7號樓會議室召開。不久之前👩🏻🎨,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落下帷幕。從歷史上的四中全會召開時間上看💆,多位於承上啟下的關鍵年份,討論的內容亦涉及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命題,其會議的主題和重要決定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今年的四中全會更是充滿了亮點🤡。會議首次以“依法治國”為全會主題🧑🏽🏭🤹♀️,引起頗多的關註與討論。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從大學生的角度,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對“依法治國”也有著許多看法與見解。
會議一開始,修讀了法學二專的張昊誠同學就簡單闡述了自己對於憲法的理解🐋。“法治是現代國家的基本特征,憲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體現。但中國的法治之路可以說是剛剛起步🎦,憲法與法律還沒有樹立起應有的權威🙇🏽♀️。今年的四中全會聚焦憲法,我認為可以從政策上引領‘憲法至上’的風潮,對於鞏固憲法地位有著很積極的作用。”張昊誠的發言為此次討論開了個好頭,參加會議的同學隨後分小組對會前從上海基層黨建網🧝、意昂2官网黨委組織部等網站搜集來的信息進行了交流,並對“依法治國”進行了討論📑。
激烈的小組討論結束後,各個組各派一名代表進行了總結。吳一帆對法治的樹立與理想的樹立的聯系與區別做了梳理,張昊誠隨之提出法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法律處於最高地位,而是法律必須是良法🤦👩🏻🚀,張浩同學就近期熱議的立法權回歸全國人大的問題闡明了自己的看法👨🏼🏫。各組發言完畢後,輔導員曹天睿提出法治與反腐密不可分🌛,法治為反腐的利器💍。並就自己在學校工作的親身體驗強調用法治思維辦事的重要性😴,同學們都表示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情況👩🏿🍼。
這次會議是13世界經濟系黨小組本學期第三次會議🧑🏻🦼➡️。作為一個成立不久的新集體,此次小組會議氛圍熱烈,無論是輔導員🪷🪆、學生黨員,還是入黨積極分子和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的同學,都積極參與到討論中🦕。思維形成碰撞,觀點形成交鋒🫄🏻,相信每位同學都在這次小組會議中有了思想上的提升與進步,對“依法治國”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