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上午七點四十分,六號教學樓外晨露尚未散去,一排排自行車在寒風裏推搡著,而在6107號教室裏已經坐滿了等待上課的12級世界經濟系的同學。有人在預習課程🪨🧓🏽,有人在翻閱文獻🛀🏻,更多的是在討論著十點十分的課程辯論會🧑🏽。
這次辯論會由12世經班委部門學術部發起,並邀請了外國經濟史課程教授陸寒寅老師與席點評,選擇的論題是“工業化進程中各國政府的影響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在組織過程中創新地將正反方同學再次按國家分成若幹小組,如英國組🧞♀️、法國組和德國組等等🙎♂️,使得各組成員能更有針對性地準備自己的論點🐕🦺,提供更有說服力的事實論據🤝,減少大而空泛的闡述💁🏽。
辯論會分成兩個三個部分:各國支持方與反對方代表進行觀點闡述,自由辯論與總結點評🫄🏿。在主持人的引導與工作人員的配合下,辯論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正反雙方在個別觀點上一度產生巨大分歧🧑🏿🍼🔶,互相提出了強有力的駁斥理由😁,可謂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服誰🤳。最終在主持人的調和下以理解概念不夠深入為由擱置了這個難以厘清的分歧點🙆🏼♂️,等待之後的點評,可惜老師在中途有事離去,只好由負責活動記錄的工作人員將辯論記錄整理後發給老師之後,等待老師的反饋。
這次辯論的目的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提供一個供同學間交流課程所學知識的平臺🧖🏽♂️👷🏿♂️。在辯論會中,同學們發現了自己未曾掌握的知識點,聆聽新的思考方式與理解角度,增進了同學們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許多同學在期待下一次學術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