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隨新風辭舊歲,猴節正氣報新春。伴隨著猴年的到來和春天的接近🧎➡️,研究生生涯中的第一個寒假已經過去🦁。在寒假中,意昂2平台2015級科碩班級的同學們參與了很多具有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並取得了很大的收獲。
陳雨田同學是“為孩子盛上一碗熱飯”——四川省涼山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狀況調研項目的項目負責人👨🏽💻。2011年10月,時任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宣布,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天給農村學生免費提供3塊錢的營養午餐。如今4年多過去了。本項目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為研究對象,關註營養改善計劃推出4年之後,它的實施狀況究竟如何⚙️。調研通過實地走訪🤸♀️,以及采訪縣營養辦、學校負責人、學生、家長,獲得關於營養餐實施情況的多維信息。調研發現蛋奶模式向食堂模式的供餐模式轉換較為順利🌋👌🏼,並產生了新的4+X創新營養午餐付費模式,營養餐實行實名製🈳,項目運作透明度高🧑🔬。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簡單等額分配造成的供需不均衡和食堂缺乏妥善管理等🆔🔻。
閆笑同學參與的是2015級科學碩士一行4人在江蘇省徐州市和連雲港市進行的社會實踐,該項目以淮海經濟區中兩個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市為切入點😭,了解當前淮海經濟區的發展現狀🚴🏽,探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淮海經濟區的發展前景。他們來到徐州的徐工集團和連雲港的中哈基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到了淮海經濟區所遭遇的發展瓶頸,包括作為徐州經濟重要增長點的重工業業績下滑🚴🏻♀️,連雲港港口吞吐量被鄰港超越🔞,並未發揮“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戰略作用。然後👷🏻,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在翻閱文獻和新聞的基礎上,認為淮海經濟區應當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突破自身發展瓶頸,同時利用互聯網等技術加快產業轉型和升級,通過全方位深化合作加強區內各城市、區內和區外的互動,從而將經濟窪地合成為經濟高地👚,更好地連接長三角和環渤海灣兩大區域👭。
在理論學習之余🚀,走向社會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是我們吸收更多實踐經驗🎭,應用自己專業知識💃🏿,並且豐富閱歷的大好機會🂠。參與寒假社會實踐的同學們都覺得這是一種課堂外的學習方式,並且能讓自己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