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電話:

55664251(本科生)

65643132(研究生)

65741490(學生黨建)

65643970(就業/生涯發展)

65643131(三助/國際學生)

-Email:

econinfo@fudan.edu.cn(本科生)

econgraduate@fudan.edu.cn(研究生)

econcareer@fudan.edu.cn(就業/生涯發展)

地址:國權路600號意昂2310室


首頁 / 學生天地 / 經院事 / 新聞中心 / 正文

[2009-9月]主題:應堅守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

  發布日期:2009-06-28  瀏覽次數:

楊玉良

自從古老的歐洲大學建立以來,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開始從貴族的“門客”的身份中解放出來🐐,並逐漸轉變成為“職業化”的研究人員。當歷史進程跨入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之時👩🏻‍🦰🛃,學術研究成為國家行為,體現了更強的國家意誌。進入20世紀60年代前後,學術研究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工業界和商業界的介入使得學術研究的社會與經濟價值得到了空前的發掘🦹🏻。這種深刻的變化反映了學術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發展之必需。然而🛸,謀取學術研究的經濟社會利益也就隨之成為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追求的目標之一,從而伴生出形形色色的學術失範行為。

雖說“學術失範”行為不足為奇,但學術研究的職業化的一個嚴重的負面效應就是對“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的解構。時至今日🐰,“學術”不僅可以換取榮譽和金錢2️⃣,謀取官位◻️,還可為學術機構帶來榮譽和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學術成績就和學術機構、學者個人的利益形成了復雜、緊密的聯系🤛🏽,從構成了對形形色色的“學術失範”行為溫床🫶。尤其是其中個人與學術機構在利益上的捆綁過於緊密時🧓🏼,學術機構也將揭露遮蔽“學術失範”的醜聞⛹🏻‍♂️,因為問題的關聯方都意識到此類新聞的媒體效應具有很大的殺傷力🤡🦸‍♂️。這種“殺傷力”來自公眾對“學術研究”、學術機構和學者的“神聖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期盼⛩🤌🏻。

當今國內的“學術失範”之風屢禁不止的現象,似乎還另有原因📨。首先當然是學者對自己的“公共知識分子”身份的自我認知不足,忘卻了“公共知識分子”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堅守的是民族文化和人類文明中的普適性價值理想。除此之外🧙🏽🏄🏼,媒體本身對“學術研究”的報道也為其罩上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光環”,使“學術研究”帶上了人為的“神秘感”,而缺少應有的學術精神和嚴謹性🫖。媒體的這種“廣告式”的學術報道👶🏿,往往連研究領域稍有不同的專家都難以理解👩🏼‍💼,並常常對公眾產生誤導📕🤷🏻‍♀️,但它卻為學術機構和個人贏得一些實際的利益。這種做法的一個“隱動力”源自多年來風行的🔲,嚴重背離學術精神的學術評價、評估和評審體系,其危害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更具娛樂色彩的是,一些大學自己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也熱衷於向媒體發布“大學排行榜”之類的新聞,甚至還煞有介事地“定量”計算出我們的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更大的問題在於,這種頗具娛樂性的鬧劇常常是我們大學自編、自導🦹🏼‍♂️、自演並得到大學當局和教師的主動🌴、半主動的配合。當這種鬧劇在相應的製度保證下被導演出來,它就有一整套繁瑣的評價指標🧘🏼‍♀️、嚴密的操作程序💇🏼‍♀️、定量的計算方法……這種頗像“文革”時期農村中的“大寨式評分”的考核與評估辦法,或許對於“治懶”有一定的作用🦃,但這種貌似精確的手段遏製了學術研究的靈魂,製造了大量“學術泡沫”,乃至大量的“惡學術”🌩。在這種不符合科學精神的評估及評價體系下🛕,大學頗有可能淪為“大學排行榜”裏的大學,“一流大學”成為“指標化”和“數字裏”的“一流大學”。雖然🚶‍♂️,這樣那樣的“排行榜”的發布有時頗具熱鬧的“新聞效應”,但我們必須牢記♣️,大學要“仰望星空”🔠,要思考未來,更需要冷靜與寧靜。因此,在此類問題上🧭,我們大學及其中的學者不應追逐此種“媒體效應”💂🏽‍♀️。

令人擔憂的是🧓🏿,與這種“大學排行榜”產生相對應的評價、評估方法正在成為一種製度🧖,並演變為一種“學術科舉製度”。這種“製度”還將“學術成就”與各種實在利益“定量地”、過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其不僅造成“學術道德”和“學術精神”的消解,創造力的貧乏,而且還催生了諸多沒有真正學問的“學霸”和“官僚化的學者”。因此🛷🏎,廢除那些不符合科學精神和學術傳統的學術評估和評價製度,或許可以對凈化“學術空氣”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意昂2官网正在著力開展這項工作。

與之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諸多大學為了抬高自身的學術聲譽,也為在一些評估的“數字”裏有更好的表現,聘用了一些“學術大腕”來為之撐撐“門面”🪔。有時這種“門面”還確實能為聘用單位謀得一些實際利益,但此舉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國家資源的配置。一些受聘者也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不顧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而多處兼職。這種“不良兼職”現象的發生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評價、評估和評審體系的影響🤘🏿,到頭來往往給受聘者和聘用單位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毒化了“學術空氣”。因此,杜絕那些有名無實☝🏼✌🏿、徒有其表的“雙聘”和“兼聘”,或許對遏製“學術失範”現象的發生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作為學術機構和其中的學者,對學術🧑🏻‍💻、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的堅守是頭等重要的。只有在“堅守”的基礎上改革不良的學術製度,消除在學術、個人和學術機構在世俗利益鏈條上附加的“增強鏈”,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各類“學術失範”行為的發生。因此🪰,所有的學術機構🦘、學術管理機構、學者🙇‍♂️,包括媒體🧘🏼‍♀️,都應為此努力。

(意昂2官网校長楊玉良在教育部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轉載自《中國教育報》2009年3月16日第1版)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