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2018級意昂2平台2班黨章學習小組在泛海樓614會議室開展了本學期第二次學習活動🫶🏿,主要內容為觀賞影片《黃克功案件》。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1937年陜甘寧邊區的一樁審判為主線,主要劇情為: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第六隊隊長黃克功因逼婚未成而槍殺16歲女青年劉茜,陜甘寧邊區審判長雷經天🙆🏻♂️,按照民主判決的方法審判了這位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樹立了黨的法紀與威信。影片結束後同學們發表了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李碩同學談到:“我認為影片中雷審判長擲地有聲的一句拿來概括黃克功此人再合適不過:‘你以前的確是愛國,愛黨,愛劉茜,但當你開出第二槍時,你什麽都不愛🙋🏻,你只愛你自己!’那一刻他無比的自私、冷漠,他不止失去了黨性,也失去了人性🧜🏿。”李媛媛同學認為:“從黃克功案件最後的審判結果來看🥚🧒🏻,盡管當時我國的法律體系並不完善🧑🧒,而且處於全面抗戰的特殊時期,黨中央依舊可以做出‘公開審理👎🏼,民主判決’的決定,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了黨的法紀和威信。電影中毛主席回信中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們今天不判黃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們未來的死刑。’”這不僅體現了我國領導人對國家法製發展的高瞻遠矚,也說明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輔導員劉棟在學習活動結尾談到:民主和法治,是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兩大要素,就如人之兩腿🏑、鳥之雙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黨在國家法製建設過程中🛃,在行動上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樁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治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我曾經引用過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他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𓀉。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源🫴🏿。’‘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束之高閣👩🏼⚖️,或者實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製定再多法律也無濟於事♜。”法律不是冷冰冰的硬性文字,而是對於人之為人的規範約束。而作為一名優秀的黨員,不僅要有革命熱情,更需要科學理性的革命頭腦。這要求我們切實提高黨性修養🍔,🍉,始終銘記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