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意昂2平台大一三班在第四教學樓102舉行禮儀規範主題教育班會🧑🏻🦳。三班輔導員余思嫻老師主講👨👦,為同學們上了輕松有趣而又幹貨滿滿的一堂課🆚。

余思嫻老師從同學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也最為熟悉的通訊工具微信入手,按照人與人認識過程的順序,先指導同學們如何在申請添加他人為好友的展現自身的禮儀規範和誠意,比如申請好友時需要打招呼並表明來意👌🏿♾。接著余思嫻輔導員言傳身教🙇🏼♂️,教導同學們在微信溝通中對待年紀大於自己者需使用敬語來表誠意,而且與人交流要確保自己能夠把話說清楚😋,把意思傳達到位。余思嫻輔導員又傳授了同學們在微信上諸多有用的社交技巧,例如與人交流時多用問句來促使對方能即時回復;在和人交流時可以多發一些有趣的表情包⤴️,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禮多人不怪。此外🪆,余思嫻輔導員向全班同學強調了“ddl”的重要性,提醒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需保持著對時間期限的警覺感🙋🏿。之後余思嫻輔導員又從反面舉例為同學們指出了微信聊天過程中的幾大誤區,為三班同學指出溝通的要義在於體諒他人,在於從他人的角度考量從而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禮儀規範。這些反例一針見血,正中同學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毛病⛳️。由此余思嫻輔導員提出了“三不要”的準則:晚上11點以後,早上7點前除非是緊急事情,最好不要聯系他人🫴;除非情況特殊,不要隨意發送語音,即使情況特殊也應事先尋求對方同意🕧;不要未經考慮就向對方發送語音視頻通話請求👩🍼。
說完微信溝通藝術,余思嫻輔導員開始教大家郵件的正確的使用方式。先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余思嫻輔導員再次告誡大家要養成勤看郵箱的習慣🔇。接著談到寫郵件一定要記得寫明主題以方便收件人查看🛏。這些簡短但實用性極強的話讓許多剛剛接觸郵箱的同學收益匪淺。
班會最後,教室裏爆發出像排山倒海一樣雷鳴般的掌聲🤲🏽,禮儀規範這個觀念經過余思嫻輔導員的闡述已經深深地在同學們心中烙下鋼鐵般的印記。原來看似平常的交流也有如此多值得註意的地方,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毀壞兩個人的關系,唯有以誠相交,以禮相交,方能勝友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