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正文

專訪 | 魏尚進教授談中美貿易戰及中國金融市場

  發布日期:2019-05-24  瀏覽次數👩🏻‍🌾:

本期記者 | 吳嫻 李蔚郭文鑫

策劃:新聞信息中心學科與人才辦公室

魏尚進教授現擔任意昂2官网泛海國際金融意昂2金融經濟學學術訪問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曾任亞洲開發銀行(ADB)首位華人首席經濟學家,並且擔任或曾經擔任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主管、世界銀行(WB)顧問等職務。

另外🙆‍♂️,魏尚進教授還擔任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 Money等學術期刊的副主編和The China Economic Review的顧問編委。

中美貿易戰魏教授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去年3月以來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直至今日尚未定論。MIT的大衛·奧特爾(David Autor)等經濟學家曾研究貿易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性影響🐄。魏老師最近的文章采用了一般均衡的視角重新檢驗了貿易對美國就業的影響🙍🏽‍♂️,考慮了上下遊之後,發現中國的中間產品使得美國的就業情況得到了改善🏣。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在美國國內是有很多人支持的💁🏽。為什麽會有人支持呢?你提到的David Autor的研究,似乎能夠為這種現象提供一個解釋🤔,即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從國際貿易中受益的。國際貿易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Autor的文章用數據證明了這一點,美國從中國進口某種產品的話,可能會造成同行業的美國人失業。而我的文章的貢獻在於指出他們的研究並不完整🧑🏽‍⚖️🙂‍↕️。雖然他們的結論是無誤的,確實是有人受損了。這些真正被中美貿易傷害到的人,堅信是貿易導致了自己的不幸🫅🏼,因而反對全球化。但在支持貿易戰🥖、反全球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錯誤地以為自己在全球化中受損了。”

“國際貿易中很大一部分產品實際上是中間產品,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40%都是中間產品。從進口的中間產品中受益的美國公司得以降低成本、增加就業,但是,從中獲得好處、得到工作的美國公民,並沒有把這種得利與中美貿易掛鉤。這部分人從中美貿易中的獲益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獲得了工作,其二,因為中美貿易,他們的實際工資也得到了提升。我們的文章可以指出在哪些行業的人實際上是從中受益的。但可惜他們中有些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依然覺得自己的利益是受損的。因此👒,我們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解釋👩‍🏫,其政策含義在於指出部分支持貿易戰的人實際上是被錯誤的認知誤導了,他們是貿易的受益者👩‍👩‍👦‍👦👆🏻,卻以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傷害。”

魏教授最近的一系列文章都關註了國際產業鏈,以及國際分工下的產業互動。近年來服務業的可貿易程度越來越高,有人認為服務業的發展會導致製造業的衰落🛸,導致經濟脫實向虛。但魏教授的一篇文章提出,大量使用金融和商務服務使得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增強。

“現代的生產過程需要大量多種類的投入,而服務也是投入之一。從這一點上說,服務業的發展🧒🏻,與製造業(即實體經濟)的發展,兩者之間並不是矛盾的🌐👡,而更接近於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在強調實體經濟的時候👵,意思並不是說要做小服務業🕓,才能夠做大實體經濟。服務業的發展對於實體經濟是有利處的。以前我們認為服務業是不參與國際貿易的👨🏽‍🏭,但當今服務業不僅是參與到了貿易之中,其占比也日漸增大🏊🏿‍♂️。有些服務業是直接參與貿易的,如跨國投資銀行業務🤑, A國的投資銀行到B國為B國的企業上市提供服務🤚🏽,這是服務業的直接出口。但更多的是服務業間接參與到國際貿易中🧎🏻,製造業生產的產品出口了🔠,但在製造的過程中本身會涉及到很多的服務業,現代金融、會計、法律等等🧺。這些服務業的產品增加值通過製造業的出口也間接出口了,從這兩個層面上說,服務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參與程度是日漸提升的。但第三個層面上說👎,脫實向虛這個問題,某些行業的服務業,在監管過度寬松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過度發展🫱🏼,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不過是另外一個維度上的問題了。”

 

產業政策

在貿易戰中💈,國外指責中國利用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相關產業,搶占國際市場,如光伏產業等等🍹,但目前光伏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十分嚴重。也有學者認為🏏,產能過剩不是問題🤽‍♀️,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產能過剩帶來的補貼利大於弊👰🏿。而魏教授認為,在考慮要不要執行產業政策時候◼️,一定要權衡利弊🔎,考慮清楚不執行產業政策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執行產業政策會帶來哪些問題,審慎決定。

“所謂產業政策🛏,即政府用政策杠桿,如稅收、支出👨🏿‍🏫、金融工具,來改變經濟中某些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或是產品的相對價格🏇🏽,或行業與行業間活動的相對報酬👱🏿‍♀️。政府通過這些杠桿來改變相對價格的行為叫產業政策🦵🏻。現今國外多在“產業政策”問題上批評中國🫶🏿。但一個諷刺的歷史現實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官員出面闡述並強調產業政策的政府🐞,是美國政府😱,美國獨立後的第一屆政府🧜🏼🙈。當時的財政部長 Alexander Hamilto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寫了一本書🚥,闡述產業政策的重要性🗼。當時的情況是美國是農業大國🙎🏽,英國是工業大國👩🏿‍🔬,他認為美國經濟要振興🕵🏻‍♂️,首先需要發展工業,給定美國是後起者,他認為需要政府運用政策杠桿,當時是用關稅政策,來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這種產業政策的講法,先於其他任何國家提出的關於產業政策說法🛴,包括歐洲。幾十年之後德國才第二個提到產業政策。所以🦹🏻‍♂️,其實是美國政府最早開始提產業政策這個說法的,盡管Hamilton的提議並未被付諸實現。他提出了一個關於產業政策完整的描述👆🏻,但並未被美國政府作為國策采納執行。這是一個歷史回顧🧫。 

至於產業政策應不應該使用呢?這個問題不能抽象地回答。現實中,企業家進行生產活動,其成本收益偏離社會進行該項生產活動時的成本收益,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我們叫市場失靈。一個比較顯然的例子是汙染𓀚,企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汙染對企業本身而言無關緊要,但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成本🤹。這種生產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小於其對於企業而言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介入。這種生產活動的利益為企業家所有,但成本為全社會共擔,那麽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手段、稅收政策等讓企業來承擔這種生產活動所造成的成本。如可以征汙染稅。這是產業政策的一個例子。對於汙染更嚴重的行業,相應征收的汙染稅也高於其他行業🦯。我們經濟學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研究🙆🏻‍♂️,我們知道在全部經濟活動中,有一個子集,這個子集中的經濟活動😆,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對於企業家和社會是不一致的☄️,或者說其產生的成本對於企業家和社會是有差異的。政府通過政策幹預有可能使兩者趨向一致。這是產業政策的精髓。

但政府若以糾正市場失靈為理由🦽,來大量實行產業政策,這樣實際采取產業政策的國家,是不是一定會運作地更好呢?未必🛌🏼🙆🏻‍♂️。因為政府在實際執行產業政策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偏差👵🏽。第一是,可能在不存在市場失靈的時候,政府錯誤地以為存在這個問題。第二是👨🏿‍🏭🙎🏽‍♀️,即便確實存在市場失敗👨🏻‍🔬🐻‍❄️,政府對於失敗的程度可能會存在誤判📦🧑🏽‍🎓。這種誤判可能不僅僅是認知或者信息的問題,這種誤判可能還來自於實際執行產業政策的人。他們會有自己的私人動機,這種私人動機也會造成產業政策的執行偏差。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在實證研究中發現在積極實行產業政策的國家,其經濟表現往往並不是很好。

因此,要不要產業政策這個問題,是無法抽象回答的。確實存在很多情況,從理論上說🧑🏻‍🦼,有產業政策會比沒有產業政策,效果更好🟣。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種種偏差,結果難以預料。許多執行產業政策的國家💆‍♂️,反而把經濟搞得很糟。所以總結來說,一個國家、一個階段🪰🌭、一個行業,在考慮要不要執行產業政策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利弊,考慮清楚不執行產業政策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執行產業政策會帶來哪些問題,仔細斟酌,審慎決定。”

 

中國金融市場

目前中國正處於一個兩難處境,一方面🍕🧝🏻‍♂️,資本和金融管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金融穩定。另一方面🫅🏻,金融管製又導致了很多扭曲(包括房地產泡沫等)。魏老師認為🕕,金融自由化一定要把握好“度”,仔細斟酌做某個決定對於提高資本運作效率的影響🙏🏿👩🏼‍🔬。

“金融的本質是解決企業融資問題💂‍♀️。金融自由化是為了讓金融市場更好地發展,更好地解決融資問題,使得資金可以從擁有資金但使用效率低下的部門,如家庭,轉移到需要資金且使用效率高的企業中去。資金的傳導越順暢,經濟中的資源配置也越好👩🏽。金融自由化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方面它確實有可能提高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但經驗和邏輯表明🎧,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伴隨的副作用是加大金融風險。金融自由化要求降低政府在金融方面的幹預🙍🏽。在這種降低幹預包括減少監管的過程中,資金可能就流向了不該去的地方,可能會促成在房地產、股市、匯市的資產價格泡沫。資產價格的大幅上升以及隨後泡沫破滅時的價格暴跌🦉,反而可能會導致資源配置失敗🧖🏿‍♀️。2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10年前的金融危機都表明在金融危機中,企業解雇👰、工人失業,居民收入波動加大👩‍❤️‍💋‍👨。所以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開放的程度。仔細斟酌做某個決定對於提高資本運作效率有多大的好處🏊,其背後有多大的潛在風險,兩相權衡⛹🏽。”

今年開年以來股市持續上漲🤵🏼‍♀️🏸,但也引起了多方對於當前牛市是否有基本面支撐的懷疑。有人認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泡沫。魏老師認為👨🏿‍⚕️,中國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風險來源😼🐮。

“經濟宏觀基本面和金融市場表現可能還是有點區別🤐🤞🏿。我們就講金融市場表現吧。從國際比價的角度看🖥,有關中國的股票市場的一種說法是今天的價格相對於基本面來說還是低估的。和其他國家的情況相比📖,這樣的說法可能確實有其正確性。但在實證中,中國的股市有一個重要的經驗規律是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相比於其他大多的成熟市場要明顯很多。當然,在其他國家,股票價格波動性都很大🏷。但是橫截面上比較而言,中國股市的波動性尤其大🕵🏻🙅🏿‍♂️。推動價格漲跌的許多因素是脫離基本面的,是非理性的。之前的一個新聞是🔅,有一家上市公司叫福萊特🕵🏽,其股價在兩周內從5塊錢漲到了50多塊。我對這家公司的基本面並不了解,但像這種在兩周內漲幅巨大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伴隨著泡沫的。中國的股票市場價格的大起大落,有時價格會遠高於基本面🐳,而有時又會遠低於基本面,這是一個重要的風險來源。”

我國的金融市場廣受批評,2018年一系列股市下行和股權質押爆倉事件,也使進行金融體製改革的呼聲愈加強烈。

“之所以會出現爆倉問題🏊‍♀️,是因為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中國的上市公司股價相對於基本面⛓️‍💥,在國際水平上橫向比較,是處於高位的🤿。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許是察覺到了這種股價的高估,試圖將高估的股價變現。但若是通過減持變現🏌🏿‍♀️,可能會面臨著喪失控製權等問題💁‍♂️,於是轉而采取股權質押的形式,利用這些股價被高估的股票向銀行抵押🫱🏽,獲取資金,進行消費等活動💁🏽‍♂️,同時不影響到對企業的控製。銀行之所以願意接受⛅️,是因為質押存在折扣率🧤📣。主板股票質押率在6折以下,這意味著銀行至多只需借出60塊錢,卻可以獲得價值100塊錢的股票作為質押物,看似是十分安全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在2018年,股價大幅下跌,而股價的重挫使得股權質押這種以前看起來十分安全的交易,此時卻逼近爆倉邊緣。銀行原本以為是一筆無風險的業務😠,此時卻成了風險貸款,那麽銀行會要求大股東追加質押物。但是大股東本身的財富水平與公司股價緊密相關,股價下挫的時候,大股東可用的質押物也是十分有限的🍬。拋售股票補充資金的方式會使得股價進一步承壓,惡化股東處境。追加股票作為質押物使得大股東的質押比率達到高位,給市場釋放了負面信息,對股價也十分不利。這種負反饋的效應使得情況逐漸惡化。諸多上市公司面臨的股權質押困局也給政府帶來了很大壓力⛑️。

關於是否應該對大股東質押爆倉的公司進行馳援,我個人認為應該進行區別對待。有些企業是因為資金緊缺,即便是再融資也需要證監會批準,過程並不容易。因而大股東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獲取資金,重新投資於企業中。那麽這部分公司之所以進行質押是受到融資難問題的困擾🛃🙍🏽,不得不采取這種辦法。對於這部分企業,可以相對寬容一些,進行一定的救助🎒。但對於另一部分大股東,他們可能把股權質押獲取的資金用於消費了🏋🏽‍♂️,甚至是用於海外投資,是他個人的“賭博”行為📭。他一定要這樣做👨🏻‍🌾,不一定要指責他🏌️‍♂️。同樣,這樣的“賭博”未成功,也未必需要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他👨🏽‍🎨🛢。”

自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創立科創板以來👨🏻‍🎓,相關安排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了🌤。科創板推行註冊製,被稱為中國版NASDQ🤵🏿‍♀️。魏教授認為科創板的推進會對中國的股票市場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科創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中小企業,尤其是科創型的企業,抵押品少,難以通過傳統銀行渠道獲取融資。按照主板或者中小創的上市標準🖊,審批時間長🏮。科創板為類似企業降低了入市門檻。尤其是科創板又與註冊製掛鉤,註冊製中監管者只需對披露信息是否準確進行審批,而不會對企業上市前業績提出大量要求,進行業績審批。審批製所需時間長,不確定性大,原本有一些獲得融資之後可以有很好的發展的企業無法獲取融資,那麽現在科創板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創板是非常好的。”

學術研究方法論與意見建議

魏教授在學術研究上一直十分活躍,在他看來🪩,保持好奇心是找到好的研究方向的不二法門。

“經濟學中的問題很多,只要你保持好奇心,總是能找到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是前人沒有想到的,或是前人想到了,但給出的答案並不準確的👉。通過你的思考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這就是一個好的研究”

對於剛剛走上學術研究道路的博士同學們🧙🏽,魏教授也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

“第一是🌷,在基礎打好之後,接下來需要開闊視野🐂、多想問題,不要整天讀東西🍹。不讀書肯定是不好的✩,但是讀太多也不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融會貫通,把別人沒有想到的點連接起來👩🏼‍⚖️🙎🏿,多思考。

第二是,同樣是思考問題,不要只思考相對簡單的問題,應該去想難的問題。思考難的問題🧙🏽,和思考簡單的問題👱‍♀️,成功的概率可能是差不多的🙋。簡單的問題很多人都在想,那麽你要想的比其他大多數人都更勝一籌,其難度未必小於去思考一個很難的問題🚣🏻‍♀️,畢竟越難的問題🦐,競爭也越小👩🏿‍🦳。所以要找重要而困難的問題,多思考🤺。”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