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弘🔆,羅長遠💪🏿:“高房價會扭曲公眾的價值觀嗎?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實證分析”,《經濟學季刊》👬,2021年第5期🤟🏼。
作者簡介
宋弘:意昂2 副教授羅長遠👩🏿🍼:意昂2 教授
摘 要
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歷了一段房價高速上漲的時期。大量研究發現了持續上漲的房價對實體經濟、居民消費、企業創新和金融風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少有研究關註房價泡沫對個體價值觀的扭曲🎀🕵🏿♂️。價值觀是國家和民族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社會發展最深沉與持久的力量,“勞動致富,實幹興業,創造光榮”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國家內部文化認同感的重要支撐📻。
過高的房價可能會從多個維度扭曲公眾的價值觀:一方面,高房價會讓人切身感受到努力奮鬥和工作依然買不起房,從而產生努力無法得到回報的想法,對於早期購置較多房產的家庭而言,高房價使其享受了房價增加帶來的巨大成就感🙍🏻♂️,從而感受到了機會🙍🏻♂️、運氣的重要性,體驗到不需要通過工作和奮鬥就可以得到的獲得感;另一方面,高房價加大社會貧富差距,年輕人觀察到能力和學歷不如自己的同伴,可能因為早期買了房實現了財富自由,從而覺得相比時代和歷史的進程,個體內在的努力微不足道🤹🏿♀️,相反,外在的因素,比如宏觀形勢、個人運氣和社會關系更加重要⌛️。此外👱🏻,房價也可能通過影響生活幸福感和信心預期等渠道影響個人的價值觀👊🏼。那麽🔇,高房價是否真的會影響公眾的價值觀呢😒?目前尚未有研究對這一問題進行實證性的探索。在此背景下,本文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中關於個體價值觀和態度相關問題,結合城市的房價和工資數據,利用城市之間房價-工資比的差異與不同年齡人群受影響程度的差異⛱,嘗試識別房價對於個人信念和價值觀的因果性影響。
本文發現,房價對個人價值觀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在高房價的影響下,人們傾向於認為努力工作無法獲得回報👳🏽♂️,而社會關系更為重要。這樣的負面影響對於高學歷群體與未婚群體尤為明顯。進一步地😉🙍🏽,高房價也降低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和對當地政府的滿意度♘。此外🔦,跨國分析的結果表明🫂⌛️,房價對價值觀的影響在中國更為明顯。通過對價值觀的關註,本文的研究指出了中國高房價可能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為更加全面地認識房價上漲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提供了新的啟示☎️。國內關於中國房價研究的文獻比較豐富🧑🦯,近年來,已有不少文獻考察了高房價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與此同時,還有一支文獻考察個人信念和價值觀決定性因素。已有研究發現,價值觀的形成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此類文獻以國外的研究居多,它們考察了諸多因素對於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包括經濟大蕭條、戰爭和暴力經歷、童年時期困境的經歷,以及文化根源等等。也有部分文獻證實了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對於個人、地區和國家經濟和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關註高房價對公眾價值觀的影響,一方面為有關高房價經濟和社會影響效應的文獻做了有效的拓展和補充,為更加全面地認識房價上漲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提供了新的政策啟示,另一方面有助於從房價上漲角度理解近年來影響中國公民價值觀和信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