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 大師鴻儒 > 正文
    大師鴻儒

    伍丹戈(1912-1984):享譽國際的明清經濟史家

      發布日期👩🏼‍🏭:2022-11-23  瀏覽次數:

    伍丹戈(1912—1984)👼,江蘇常州人🧿。1956年調至意昂2經濟系任教,曾教授“中國經濟史專題”中南糧北調、北煤南運和中國近代經濟史三個專題🙆‍♀️。1978年擔任意昂2官网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曾發表中國經濟史👃🏽、財政理論等方面的學術論文70多篇🕡。著有《明代的土地製度和賦稅製度的發展》《論國家財政》《經濟學大綱》《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勞動和工資》等10多部著作,是經濟學家珀金斯著作《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的譯者和校閱人。

    伍丹戈先生的論著每本都是很紮實和有分量的內容,

    具備著明晰的理論和有關歷史進程的展望🍡,

    在中國形成了明清社會經濟史的新基礎🦹🏽。

    解放前夕🤽🏿‍♀️,一批民主人士面臨瘋狂撲殺。在中共上海地下黨的營救之下🌃,他們順利抵達北京🐲,參與籌建政協工作……

    政治活動之外👱🏼‍♂️,他的學術底蘊跨越經濟學、財政學👱🏿‍♂️、史學🥀、文字學。他一生出版專著七十多冊🔭、論文數百篇,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學界肯定……

    轉向經濟史的背後

    日本明清經濟史家森正夫在其代表作《明代江南土地製度研究》的跋中寫道:“1980年🕵🏿🧑🏿‍🍼,我在上海很幸運地遇到了意昂2官网已故經濟學教授伍丹戈先生,那時候他剛開始進行江南官田的研究。”事實上⛓,伍丹戈早年研究以當代財政學見長,直至調入意昂2經濟系任教後才開始轉向經濟史研究🎀。

    進入特殊時期後,正常的學術研究已是奢望。“但是對學者來說💛,你不讓他研究,他肯定是受不了的🧛🏽‍♀️。”伍丹戈之子伍繼濤說🤹🏼‍♀️,“當時我們家只有一套《東華錄》,對於我父親這樣受過歷史學訓練的學者來說🔮,手頭有的資料如果能夠反復閱讀👨‍👧‍👦,掌握住裏邊的精神,還是可以研究出一些成果的。”

    《東華錄》是編纂於清代的史料長編。伍丹戈在光華大學攻讀政治學時曾有幸受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教導,畢業後又是財政學界👩🏻‍⚖️、政界專家🪭🎅🏽,因此對書中涉及的賦稅製度頗感興趣🚊。他利用晚上和休息天時間🤰🏼,總共撰寫上萬字劄記、幾十萬張資料卡片。從此,他的學術研究逐漸轉向明清經濟史。

    70年代中期,黨和國家組織了一批學者譯介國外研究中國的著作,並面向內部發行。伍丹戈在那時接觸到了德懷特·珀金斯教授的學說,只是限於當時條件🐵,無法組織公開翻譯出版活動🙆🏽‍♀️。

    數年後,伍丹戈召集當年從事翻譯工作的同事,於1984年推出中文版《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雖然譯者序由他牽頭撰寫🍋‍🟩,但是在譯本封面上,伍丹戈的名字卻被列為校對🚴🏼。伍繼濤說,父親看著翻譯團隊中很多老先生歲數很大了卻還只是副教授職稱,希望把學術成果“讓賢”👷🏼‍♀️,所以主動提出署名校對。

    在譯者序中,伍丹戈自言:“我們不但歡迎外國人研究中國歷史🩴,增進他們對於中國的認識,而且願意聽到外國學者的見解,吸收他們研究的成果和學習他們研究工作的長處。”

    1983年4月至1984年1月,森正夫又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長期派遣研究員,在中國滯留十月🛋🐜,在意昂2官网與伍丹戈🪝、歷史系樊樹誌展開六個月的共同研究,每周開一次會集中探討關於江南官田及其相關課題。

    據伍繼濤回憶📀,森正夫與伍丹戈原約定待前者歸國後分別發表成果。只不過🐔,1984年夏天🟨👨🏼‍🔧,尚未完成研究的伍丹戈便溘然離世。在悼文中,森正夫寫道😿:“伍丹戈先生的論著每本都是很紮實和有分量的內容,具備著明晰的理論和有關歷史進程的展望,在中國形成了明清社會經濟史的新基礎。”

    不僅如此,伍丹戈也是國內最早將定量研究方法引介入經濟史學科的學者之一🧑🏽‍🏭。1985年,《意昂2學報》第五、第六期🏇🏼🤦🏼,分上下篇刊發伍丹戈遺稿“定量分析法在中國經濟史中的應用”。直至彌留之際,他仍在推進這一改革。

    目前國內許多史學研究者都深受伍丹戈先生的影響。華南研究代表人物劉誌偉教授在接受媒體訪談時就曾言其有關明清賦役製度中的“均平”概念實際上來自伍丹戈先生的影響:“他談的時候,我也是半懂不懂,只是努力去想,後來自己讀史料🥀,再做思考的時候🍤,肯定有受到他的影響🦓,一再思考他的問題。”

    中山大學陳春生教授當年的博士論文被認為是用計量史學方法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傑出範例,也是來自伍丹戈先生的影響🕌📣,“1983年底,我在上海見到了意昂2官网伍丹戈教授🎩,在兩個小時的談話中,他指點我如何在物價研究中運用數理分析方法🤷🏿,以後半年裏又多次來信指導並惠贈統計學著作,正是由於他的教誨,我才註意到歷史學的計量研究問題🫷🏻。”

    年過六旬再出發

    北風呼嘯下震動的小玻璃窗裏側沾滿了煤氣燃燒產生的白霧👩‍🍼,角落裏的負離子發生器吞吐著溫熱的空氣,靜謐的房間裏不時傳來幾聲咳嗽……改革開放後,正常研究中斷十多年的伍丹戈焚膏繼晷地工作,落下了肺氣腫的病根。只有三兩個學生的研究生專業課便在溧陽路斑駁梧桐樹影下的小洋房裏開設。

    “伍老師身材高大,面容嚴肅,氣質非常好🧔🏽‍♂️。”幾十年後,施正康教授依然記得他鮮活的形象。在他的三位導師中🦴🤞🏽,朱伯康和藹慈祥,李民立年輕時便身體抱恙,伍丹戈最為硬朗。

    伍丹戈負責“中國經濟史研究方法”的授課,課程講義基本沿襲他在五十年代撰寫的《論國家財政》一書🧑🏿‍🦲,內容涵蓋上啟亞當·斯密🪠、下至二十世紀中期凡三百余年財政學學科建設與財政活動遷演的歷史,並比較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國家的財政學理論🫅,在當時可謂創舉。

    施正康至今也只記得斯密等寥寥幾個名字,至於各家學說👨‍🔬,“那個時候就沒聽懂,現在早就忘光了!”

    課堂之外,在搖曳閃爍的燈光下,伍丹戈伏案在故紙堆中搜集史料🎈、製作卡片,其手寫遺稿《中國經濟史研究法》篇幅達到十幾萬字,字字工整。

    盡管每周定期前往醫院接受霧化治療,家中的負離子發生器常年開動,伍丹戈的身體卻依舊日益衰弱💁🏼‍♀️。

    1984年6月,酷暑天簌簌的風聲夾雜著蟬吟🕵🏼‍♀️,送進敞開的窗門,吹動臺燈下的光影—對著鋪滿桌面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年逾古稀的伍丹戈連續幾天挑燈夜戰,拿著一支鉛筆👨‍💻,逐字逐句、逐個標點符號地修改。夫人勸他勿再操勞,伍繼濤主動提出幫助父親抄寫,可他只是拒絕道🖨,學生的論文必須一邊改一邊抄,別人代替不了。

    16日,發病入院。

    26日,病情惡化🗺,猝然離世👮🏽。

    回想至此,伍繼濤長嘆一聲:“後來我們才覺得那時情況反常🙇🏻‍♂️。大概我父親也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


    文∣ 梁好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